科普|档案知识知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于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国际档案日
2007年11月,为了庆祝2008年6月9日ICA成立60周年纪念日,ICA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中国首届“国际档案日”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该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
为什么要设立国际档案日?
国际档案日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公众认识档案和关注档案事业,通过展览、征集、座谈、参观、互动等手段,提高社会公众档案意识,增加档案工作者专业能力和职业认同。
什么是国际档案大会?
国际档案大会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四年举行一次,是国际档案界最高层次、最大规模和最高水平的集学术研究业务交流和会务决策于一体的综合性会议。通常以当前各国档案工作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中心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什么是档案?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中国档案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我国的档案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档案”一词的称谓,则是较晚才出现。档案在商代称为“册”,周代称为“中”,秦代称为“典籍”,汉魏以后称为“文书”“文案”,唐宋以后称为“文卷”“案卷”“案牍”,清代称为“档子”“档案”。
档案的种类有哪些?
从内容来看,有文书档案、科技(科研、基建、设备、产品)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照片档案、专业档案、录音档案、录像档案、实物档案等种类。
从发展历史来看,档案的载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再到现在的纸张档案和电子档案。
档案的作用是什么?
凭证作用:档案能够用来证明事项发生、明确责任,能起到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作用。
参考作用:档案对人们总结经验教训、制定行动纲领和工作计划,进行科学研究和文艺活动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来源:《国际档案日 | 档案知识知多少?一起来get》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产品试用请联系:13522390804
邮箱:tech@kubao.ai
酷豹科技
酷豹科技拥有全自研产品能力,通过“AI+APaaS”技术打造极致便利的企业级智能业务中台,用领先的 AI 技术,如:NLP(自然语言处理)、OCR(文字识别)、CV(机器视觉)、智能问答、KG(知识图谱)等与低代码技术相结合,推出无代码 AI中台产品,可全面覆盖企业/政府典型业务场景。促进企业进行人力、财力、物力、数据与信息的有效串联,实现产品、服务、运营的一体化管控。
目前,公司已累计为上百家企业提供智能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客户的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